Quantcast
Channel: 数字世界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76

陆军首任领导班子11位成员亮相 均曾任职集团军

$
0
0


纳兰容若 - 网易博客

陆军首任领导班子合影


【陆军总部领导层】  

陆军司令员  李作成(原成都军区司令员)

陆军政  委  刘  雷(原兰州军区政委)

彭  勃 (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尤海涛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戎贵卿 (原成都军区参谋长)

石  晓 (原兰州军区副政委)

吴  刚 (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兼纪委书记)

刘振立 (原武警部队参谋长)

张书国 (原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韩志庆 (原济南军区联勤部部长)

高  波 (原总装备部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部长)


纳兰容若 - 网易博客

三军臂章和胸标


作为解放军最早组建、规模最大的陆军部队,此次军改中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

陆军领导机构成立后,首任陆军领导班子成员经由官方报道得到确认。


首任陆军领导班子成员包括11人

新华社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于2015年12月31日举行。训词中提到,陆军是最早建立的武装力量,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官方报道还提到,原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作成和原兰州军区政委刘雷为陆军首任军政主官,不过并未直接披露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新闻联播画面显示,参与合影的陆军领导班子成员共11人。根据报道画面,除两位主官,领导班子其余9位成员也得到确认。据悉,陆军总部领导层由11位将领组成,来自有关大军区和总部机关。除了李作成和刘雷之外,其余9人中,有6名军事将领,还有3位将军长期从事政工工作:包括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彭勃中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尤海涛中将、成都军区参谋长戎贵卿少将、兰州军区副政委石晓少将、南京军区副政委兼纪委书记吴刚中将、武警部队参谋长刘振立少将、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张书国少将、济南军区联勤部部长韩志庆少将、总装备部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部长高波少将。

结合领导班子成员站位,按通常军队职务排序,彭勃、尤海涛、戎贵卿担任陆军副司令员,石晓任陆军副政委,吴刚任陆军纪委书记。刘振立任陆军参谋长,张书国任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韩志庆、高波分别任陆军后勤保障部和装备保障部部长。


11人全部拥有集团军任职经历

上述11人全部拥有陆军集团军服役经历,其中多位成员长期在陆军集团军任职,熟悉陆军发展和军队建设。

比如司令员李作成,入伍之后长期在陆军集团军服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边防某守备师师长、某应急机动作战师师长,第41集团军副军长、军长等职务。刘雷早年长期在第21军任职,历任陆军第21军63师189团战士、文书、卫生班长、团司令部保密员、后勤处参谋、政治处干事、一机炮连指导员等职。2007年后,又长期担任第21军政委。三位副司令员彭勃、尤海涛、戎贵卿分别曾担任第40、第42、第54集团军军长。新任陆军参谋长刘振立曾在第65和第38两个集团军担任军事主官,曾是全军最年轻的集团军军长。


部分班子成员十八大后职务密集调整

首任陆军领导班子成员中,多人在十八大后都经历了多次职务调整。

陆军政委刘雷,2013年夏季将领例行调整中,由第21集团军政委升任新疆军区政委,晋升副大军区职。2014年底,刘雷再次得到擢升,他接替调任海军政委的苗华,出任大军区正职的兰州军区政委。在任职兰州军区政委一年后,此次又进京出任陆军政委。公开报道显示:陆军副政委石晓,2014年上半年由成都军区下辖的贵州省军区政委转任云南省军区政委,当年年底,又跨大军区由成都军区升任兰州军区副政委。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张书国,2014年末由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政委调任成都军区副政委,2015年中又调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加上此次出任陆军领导班子要职,一年内经历四个大单位。


纳兰容若 - 网易博客

陆军胸标


李作成、刘雷执掌陆军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63岁的李作成,曾是全国知名的战斗英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在身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率领全连官兵与敌血战26个日夜,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2009年,李作成被授予中将军衔。

    2015年年7月31日,李作成晋升上将军衔。


    官方简历显示:刘雷今年59岁,山东聊城人。

    16岁参军后,刘雷曾在兰州军区第21集团军服役13年,并加入共产党。29岁时,刘雷转入兰州军区政治部任职。1999年,刘雷由兰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转任新疆军区步兵某师政委,后改任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

    2007年初,刘雷任第21集团军政委。在此期间,刘雷连续当选解放军代表团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3年7月,刘雷任新疆军区政委。2013年11月被任命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

    2014年底,刘雷接棒转任海军政委的苗华,升任兰州军区政委,跻身正大军区级。



    2015年12月31日,当62岁的湖南人李作成接过军旗时,他的身份已从成都军区司令员变为陆军司令员。

    刚好5个月前,2015年7月31日,也是在“八一大楼”,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那天,身着陆军军装的李作成接受“命令状”。

    李作成由此步入中国最高军衔的行列,成为38位现役上将之一。

    新一轮中央“军改”后的首任陆军司令员,这一职务注定会让李作成记入史册。


战斗英雄

    1970年12月,李作成入伍从军,离开湖南安化那个因黑茶而闻名的老家。两个月前,他刚刚年满17岁。

    在李作成的简历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其所在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李作成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从这段文字中,很难看到烈火硝烟,刀光剑影。但当年的报纸,“还原”了背后的故事——

    战斗中,李作成连长指挥果断,英勇善战,在身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坚持不下火线,率领全连官兵与敌军血战26个日夜,歼敌294名,俘敌4名……而关于当年那场战争,还有知情者提供了这样一个细节——

    李作成不顾一切冲到铁丝网前,徒手从下向上扒向铁丝网。紧随身后的通信员王扩桃赶紧抽出背上的小铁锹,也向铁丝网猛劈。随后,在李作成指挥下,王扩桃又用锹在铁丝网下面的小沟边挖出了一个口子,李作成双手用力向上托起铁丝网,终于扯开了一个弧形洞口。王扩桃第一个钻了进去,随后李作成带着其他突击队员也迅速从这个洞口钻了进去…

    那一年,李作成26岁。


集团军军长

    1998年8月,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李作成奉命率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先后转战湖南、湖北等11个县市。

    在抗洪过程中,李作成遇到了当年随他出生入死的通讯员王扩桃。

    当时,王扩桃生活很困难,李作成拿出积蓄,要给他6000元钱,可王扩桃硬是没要。正是抗洪那年,李作成升任41集团军军长,年仅45岁,堪称1985年之后的“全军之最”。一位41集团军的老兵告诉无界新闻记者,李副军长(李作成曾任该军副军长)打仗不要命,有湖南人的霸蛮,有湘军的血性。这些话,都是当年李作成的战友、部下的评价。


十年正军职

    李作成还曾有一个特别的荣誉——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29岁的李作成入选为主席团成员。

 

    之后多年,李作成的军旅仕途一直被外界看好,尤其是45岁就成为正军职后。但是,1998年之后的10年,李作成一直在正军级“原地踏步”,曾有人透露,李作成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是一身正气,不搞“歪门斜道”。

    在经历了10年“正军”后,2008年他终于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步入副大军区职行列。

    那一年,他已经55岁。就在他转岗四川的当年,汶川地震发生了,李作成出现在救灾队伍之中。

    这也是他继“98抗洪”之后,又一次参加大型救灾行动。

    5年后,2013年7月,李作成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3个月后,他度过了60岁生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2016年01月01日 - 詹林瑞 - 詹林瑞博客

李作成

 

陆军司令员

2015.12上任

上将(2015)

中将(2009)

少将(1997)

广西师大研究生

1972年入党

1970.12入伍
1953.10

湖南安化人

原成都军区司令员 

2016年01月01日 - 詹林瑞 - 詹林瑞博客

刘  雷

 

陆军政治委员

2015.12上任

中将(2014)

少将(2004)

国防大学研究生

1976.04入党

1973.12入伍
1957.01

山东东阿人

原兰州军区政委

 

 

 

 


纳兰容若 - 网易博客

 

本轮军改的一个重大举措是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首先究竟“战区”与“军区”有何区别?

原来的军区负责辖区内诸军、兵种部队合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技术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本轮改革之后,根据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方针,将着力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可以理解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专司作战指挥、以及大型联合军事演习的组织实施,战区所属各军种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等则由各军种领导机构负责。

 

目前中国的7大军区将如何调整成未来的战区,这是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战区还将按照地域进行划分,而根据战区功能定位的调整,每个战区的地理范围有可能超过过去的军区,按照大的方向、区块来设定。


纳兰容若 - 网易博客


原来我军实行的是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种体制的滞后性、局限性日益突出,导致各部门条块分割、机构臃肿、政出多门。这次改革把军委“总部制”调整为“多部制”,使这些部门成为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参谋机构、执行机构、服务机构,确保部队在执行命令时步调一致、政令畅通。

以一次现代化登陆“夺岛”作战为例,原来在军委总部制、军区制度下,作战指挥体系多达5层,军委——总参谋部——军区——军区下的诸军种指挥机构——作战部队。而且海军、空军部队还要接受来自海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的命令和指示,整个指挥体系显得非常繁琐。改革之后,根据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方针,作战指挥体系简化为军委——战区——部队,只有3层,而且作战指挥主要由战区负责。这样整个指挥体系变得清晰、扁平,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作出快速、灵活的反应,从而为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局部战争奠定基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