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富豪们越来越热衷于在海外购豪宅豪车奢侈品,移民海外或海外求学同时过着十分挥霍奢侈的生活。海外的经销商们在惊讶着中国的“土豪”们的“大方之举”时,也会十分欣慰给他们当地的经济做出贡献,但同时也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被华人土豪们“捣乱”的海外市场。

“中国的富人和他们的‘二代’热衷于自己的私人会所,要想成为那里的会员就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开着保时捷911或者更炫的车过来……”2011年,一部来自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富二代(The Ka-Ching Dynasty)》,向观众展现了这群中国最富有的年轻人生活上的“纸醉金迷”以及他们事业上的雄心勃勃。

几年过去了,中国“富二代们”的生活依旧奢华。同时,这些富二代们漂洋过海到海外留学,也带去了很多习气,住豪宅、玩名车、交女友……“砸钱”行为让不少外国人惊诧不已。

在海外,中国的“富二代”人数已超过200万人,这些人的身家一般在千万以上,在中国读至高中,然后被父母送出国留学,学成后再归国。这些富二代们在国外常聚在一起,形成了各自的小圈子。

不少新到美国的“富二代”学生将汽车作为必需品。美国《纪事卫报》报道称,在俄勒冈大学可以看到在校园里停放着许多豪车,有宾利、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还有众多的宝马和奔驰。这些豪车的主人不是已步入中年的男士,也不是正享受成功事业的校友,而是来自中国的“富二代”学生。

报道援引当地一家汽车经销商的话称,虽然并不是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富有,但很多中国学生愿意将大把现金花在购买汽车上,他们经常花4万至5万美元,甚至10万美元买辆车,而他们对车喜欢的标准就是“贵”。俄勒冈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估计,该校大约10%的中国留学生热衷购买豪车。

一位宝马经销商说,“这些中国孩子只爱好车,有几个每两三个月就买一台,一个孩子留学不到一年,就在这里买了一台Z5敞篷跑车,一台M3和一台X5宝马SUV。”

同时,令这些经销商分外吃惊的是这些中国留学生的付款方式。一位经销商称,“他们一般不用信用卡,几乎从不分期付款。曾经有一位年轻留学生的托管人来购车时,提来一个皮箱,他说这里有15万美元现金。我让店里的两个店员都过来数钱。上帝啊,这是我们这辈子看到的最多的现金!”美国是信用社会,无论购物和商业交易大多由信用卡或票据业务支付。

中国“富二代”的挥霍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显示,仅在2011至2012学年,全美19.5万中国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花销达到220亿美元。美国《侨报》称,如此大规模的消费不仅带动了美国经济,还给当地奢侈品牌带来了福音。

据报道,此前一项针对在纽约和波士顿生活的中国留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74%的中国留学生每个季度都会收到关于购买奢侈品的咨询,超过30%的中国留学生每个季度都会买奢侈品回家,并且会在亲朋好友海外采购时全程陪伴。

据一位中国留学生Michelle估算,自己在美国留学一年的花销在10万美元左右,不过她称自己不是“富二代”,只是“中产家庭”孩子。“跟真正的富二代比起来,我还差得远呢。”Michelle称,她有一个朋友曾经一次性买下香奈儿的整季新品,还有人在纽约泡夜店一晚上花费6000美元。

晚上9点之后,英国各大城市华人聚集区的KTV、夜店、酒吧和赌场等场所,是很多中国“富二代”圈子最常聚会和流连之地。 在伦敦的中国“富二代”,相当一部分人的购物理念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全身衣物都出自奢侈品牌。

中国留学生们如此挥金如土,也带动了当地一些特殊行业应运而生:为留学生“做分”,因为这些留学生声色犬马、成绩不佳而又多金,就有中介公司发展了“保驾、做分”等业务。

由于美国教授很难分清亚洲人的面孔,因此花上几百美元找其他的中国留学生代上课,并由他们来完成平时的作业是很多富二代学子的首选。

另外还有一批海外投资置业的富豪们也是“捣乱”市场的主力军之一。海外房市“中国力量”迅速增长,国人赴海外扫房现象屡见不鲜。从伦敦到悉尼,从新加坡、温哥华到纽约,都成了中国买家置业首选的热门城市。日前,一些针对中国买家天价购置海外豪宅的新闻引起人们的关注。

根据数据显示,2014至2015年间,美国房价已经连涨23个月,迎来了新一轮地产繁荣期。来自中国的投资客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甚至有媒体发出“中国人要买下美国”的惊呼。据一名地产中介透露,曾有一名中国买家在过去6个月出手购买了3处北加州豪宅,每处都超过2000万美元。许多中国买家在南加社区成功购置了豪宅,而在六七十年前,这些豪宅区还均是欧裔“专属”住宅区。

据澳大利亚Belle房产公司主席福特(Tim Foote)介绍,2013年大约有30%-40%的售价300万元以上的高端房产,被卖给了中国买家。2013年初,一中国卖家在悉尼豪掷3350万元买下了一处豪宅。几个月前,附近皮蓬角一处名为Altona的豪宅则以52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名山东卖家,刷新了悉尼的豪宅价格记录。

单纯的海外置业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中国投资客的需求。近年来,住宅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等成了越来越多中国买家关注的重点。

此前,位于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的都铎豪宅被一位黄姓中国买家买入。都铎豪宅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当时主要用于礼茶仪式,后来还曾用来举办胡佛总统女儿的婚礼。一位房地产经纪人透露,这座住宅只是美国出售豪宅的缩影,去年很多买家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加州豪宅无疑吸引了众多中国买家。

伴随着国内大热的“学区房”,海外“学区房”也收到大批中国买家青睐。为了提高孩子在国外学习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纷纷入手全球大学城的高端房地产。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开发商越来越以虚高的价格把房子直接卖给中国买家,彻底抛弃国内买主。报道称,这种现象不仅局限于首都伦敦。在伯明翰,豪宅新盘“立方体大厦”(The Cube)有30%的公寓卖给了中国人。一些中国投资者有子女在英国大学就读。据统计,英国某地产公司在卖出的287套学生公寓中,超过七成均为华人购买者。

在美华人“学区房”购买也呈现一路飘红趋势。据报道,在洛杉矶地区投资房地产,特别是学区房,已经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首选。几个月前,纽约的房地产经纪人布朗向一位来自香港的中国女士出售了一套售价650万美元的公寓。布朗说,这位女士的购房理由是,她的女儿(现在2岁)将来如果决定上纽约大学或者哥伦比亚大学,这套公寓可能会用得上。

中国买家掀起海外购房热潮,受到了多国地产经纪欢迎。然而,中国投资客海外置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们投资的一些高档住宅区,来自中国的新邻居并不十分受欢迎,有的甚至还被贴上了“刻板标签”。

2013年6月美联社曾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一项调查指出,黑人和亚裔民众在买房或租房时,仍然受到不公平待遇。

在中国最热移民目的地之一的温哥华,当地人常把“中国人”和“高房价”结合在一起。中国人发家致富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地买房,但高房价影响到了本地民众的生活,因为西方很多国家都是按照房价来征收房产税。这会让当地居民认为,外国人来买了房子,所以他们本地人得交更多的房产税。

不过,改变中国移民尤其是富人移民形象,打破误解与偏见,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移民自己。如何能更快速地融入当地生活,如何尽量减少自身给移民目的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显然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