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班人关系到革命事业能不能传承的问题。1964年【人民日报】编辑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一文,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五条标准。确实很好,可惜没有落实。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接班人”并不比赫鲁晓夫好多少,手段却更加毒辣。
4月30日至5月2日,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邀请大陆、香港、台湾及外籍信仰毛泽东思想的百余位同志、学者,齐聚香港九龙塘富豪东方大酒店,举行了以“继承主席遗志,弘扬文革精神”为主题的“纪念文革五十周年座谈会”。这是来自江西的王清泉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全文:
香港举办纪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50周年座谈会文 革造反中的误区【一个造反派战士对文革的反思】
各位老师、同志们:
首先向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全体同志、学会会长林敏捷同志表示感谢!使我有幸参加意义重大的“隆重纪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五十周年座谈会”。并为林敏捷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热爱毛主席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坚持文革立场,表示敬意!
今天,我以一个“十年一贯子”的造反派战士身份,用《文革造反中的误区》为题,进行反思。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彻底摆脱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又一次重大斗争。与以往不同的是,革命者采取了非暴力的形式。然而,文革过程遭遇的抵抗和结束后被反攻倒算,却是异乎寻常地血腥和残暴。既然是中国前无古人的变革,付出惨重代价或许不可避免。如果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得真理,以指导今后的革命实践,也不枉前仆者的牺牲。
中国目前“已进入危机期”,这一点也许已成共识。会不会由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危机来临,“二次文革”便被人们自然而然提到议事日程,是文革所以有魅力的表现,也是“守住决议底线”、“拒绝文革重演”者们惊恐不已的原因。
假使“二次文革”不期而至,总结上次的经验教训就迫在眉睫了。现在网络上有关文革的声频,已经远远超过文革时期的大字报数量。自从毛主席总结“文革三分错误”以来,有人将三分错误扩大到十二分,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褒贬之间,极端对立。恰如其分地评价文革者较少。对文革全盘否定和单一的歌功颂德,都是对“二次文革”极为不利的。
文革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人民登上了政治舞台,当家作主,老百姓获得了真正的民主平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彰显,公有制得到巩固和发展。文革无疑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新型运动方式。用决议形式全盘否定文革,抹杀不了她在人类文化进步史上的灿烂光辉。就像秦朝统一中国短短二十几年后便被推翻一样,(转载者按:现在中国算是统一吗!!?“台独”汪精卫大汉奸卖国贼阴魂不散!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消灭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是炎黄子孙的中国人:绝不允许“台独”分子,把台湾从祖国大家庭分裂出去!台湾问题:成了套在中国人民喉咙管的一根绳索!祖国不统一!人民心不甘)!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等等社会进步,永远不可磨灭。但在复杂的过程中,出现失误,误伤了一部分人,需要如实地吸取教训。
文革被反对派彻底否定是铁的事实。他们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而且使社会沿着与文革相反的方向,走到原始资本主义的罪恶深渊,显然是阶级复辟的必然。但也是文革过程中的错误,给他们留下了可乘之机。现在,不让秦朝覆亡的命运在共产党身上重演(按:可能再来一次:陈涉、吴广农民起义揭竿而起!)而且理智有序地展开“二次文革”,就必须对文革被否定的原因进行探究,对文革中的错误,如实地进行检讨。这是需要勇气的,也是真正革命者理所应当的责任。
1 、文革受挫的主要原因是力量对比悬殊
一方面,1949年解放后,为发展工业组建起来的庞大工人队伍,一进厂就是主人,没有经受过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熬炼,没有亲身经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没有经历革命战争的洗礼,阶级觉悟朦胧,农民意识浓厚;共产党整体思想水平还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真懂马列的人不多,支持、赞成文革的较少;具体表现在一些工人农民普通干部身上,错误地把单位领导当成共产党化身,把自身利益与他们捆绑,平时仗势欺人,文革来临成了规模可观的保守派,制肘文革,对抗造反派;造反派对官僚主义、走资派比较愤恨,但基本素质并不很高,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缺乏公而忘私和团结互助的精神等等。因此,整个文革过程,无产阶级数量虽大,革命主力军却始终未能形成优势。
另一方面,干扰并对抗文革的主要势力——走资派,比想象的要强大很多。虽然走资派并不是文革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但却是造成曲折、并最终使文革被颠覆的主要原因。
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文革”十六条规定:“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五一六通知”明确指出了批判党政军内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并且必须清洗这些人。这些人是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反对者,是文革阻力的主要来源。实践证明,他们在文革中的捣乱破坏十分猖狂。走资派的捣乱,以“一月革命风暴”为界,分前后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的起点可以追溯到社教运动以前,从第一次拆散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到1964年的社教,发展到文革初期的斗争,导致一月革命风暴,充分反映了党内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矛盾不可调和;
“一月革命风暴”从根本上触动了走资派的利益,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诞生,明摆着党政权力向无产阶级革命派转移。这深深触动了军内走资派,因此爆发了著名的二月逆流。文革进入军内走资派干扰文革的第二阶段。
二月逆流在全国泛滥,打乱了文革的正常进行,军内走资派的顽固表现,迫使革命派妥协,自动戴上“反党乱军”的帽子,许多红卫兵造反派,以鲜血和生命为惨重代价,证明了军内存在走资派的严重事实。
借此机会,沉痛悼念刚刚去世、为此负冤的戚本禹同志!
毛主席要求人民解放军支左,而实际情况是表面支左,暗中支右;战士支左,军头支右,革委会成立前支左,革委会成立后支右。他们利用清理阶级队伍大批打击造反派和支左革命干部,这使林彪一类露出了形左实右的原形。
军内走资派的干扰,破坏了文革教育挽救干部的战略部署,使文革煮成夹生饭。林彪事件后,党政军内走资派重新集结,邓小平复出和给二月逆流松绑,宣告了毛泽东领导以文革小组为代表的革命派,除了思想上的联系,组织上基本不复存在。1975年的批邓反右,徒有形式而已。剩下的只是毛后被清算的悲壮结局。
毛主席三番五次讲到“五不怕反潮流”,“我是准备被打得粉碎的”。说明他早已预知文革斗争的结局,那为什么“偏向虎山行”呢?这是我们需要探究的另一个问题,有网友已作初步探讨,这里暂不多说。
2、文革过程中的错误,主要是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毛主席批评文革中“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是个形象的说法。既然是演习,“打倒”就大有夸张的成分。事实上,文革高潮中无论谁被打倒,只是暂时现象。如果是个错误,那就错在口号的滥用。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单位领导,也包括造反派和被抓住辫子的普通群众,很多人品尝了被打倒的滋味。事实上,“打倒一切”是从走资派打倒普通群众开始的。
“全面内战”反映工人阶级政治上的幼稚,导致革命目标的错乱。依靠这样一支队伍去完成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是困难的。所以,毛泽东主席在1967年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的文化大革命形势后,对症下药,及时提出了“要斗私批修”,希望工人阶级能跟自己的“私心”作斗争。
千千万万工农兵群众、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是文革舞台上的主角。但是,积极参加运动的群众,多数人的结局都不好,很多人后半生比较悲惨。因此有人从个人得失出发,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一方面说明参加者自身动机不纯,另一方面从他们的真实感受,反映出运动后期群众有被疏离的感觉。特别是各级革委会成立,走资派重新上台,利用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三查、清查516等运动,全国90%以上的造反派,包括进入权力机构的部分造反派分子,受扩大化打击。而保留在权力机构的少数代表人物,不少又是参与打击战友的宋江式的人物。客观上造成了文革领导集团脱离群众的现实。
“全面内战”是因噎废食、取消群众组织的根源。
缺少约束的群众组织,确实会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效果。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如果丢弃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个根本,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文革头两年,来自右倾群众组织的破坏,和工人阶级内部非无产阶级思想干扰,造反派红卫兵组织内部日益发展的资产阶级派性,加上走资派幕后挑拨和操纵,形成全面内战的局面,确实给文革造成巨大困难。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无产阶级队伍中的派性危害,包括造反派内部和与保守派之间的派性。单从群众运动的负面看文革,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败笔。全面内战主要是派性引起,是以无产阶级内部原因为基础,经过外部走资派操控为条件,才使资产阶级派性发生了破坏文革的作用。
“造反有理”是永恒的真理,无所谓成败。如果一定要说文革失败,实际上是劳动对于资本的失败,是坚持公有制的劳动者阶级,败于复辟私有制的资本剥削阶级。表面看是造反派的失败,实质是造反派与走资派两者共同的失败,两者都未能藉此伟大革命,获得精神上的升华。终于让名副其实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重生,资本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走资派的失败是畏疾忌医,终于走向革命初衷的反面;而无产阶级的失败就失败在派性。派性猖獗的根源,是无产阶级群众组织的大小领袖不懂政治、不顾大局、私心太重,不接受毛主席反复多次的警告,未能实现他老人家的期望。这种小资产阶级劣根性,至今依然困扰一部分老去的造反派。派性是文革的误区,也是今后继续革命的误区。虽然阶级社会派性不可避免,但无产阶级对它的危害,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影响。目前新左翼运动已如火如荼地兴起,但一些左翼社会活动家,继承了老一辈造反派不良遗产,严重存在资产阶级派性,拉山头,搞分裂,使新左派四分五裂,溃不成军。如果不能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克服派性危害,那么,救国救民只是一句空话,更不要说担当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重任。
所有文革中的不良现象,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反映。尤其是上智下愚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民群众突然得到充分民主自由的情况下,几千年积淀的旧意识、旧观念也被带到群众组织。如果不从正面总结经验教训,拿出组织群众的正确办法,而是因噎废食,简单地一否了之,取消其监督官吏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是共产党自断臂膀,失去自我保护的错误做法。人民民主专政,光靠军队和法制,离开了健康自觉的、而不是权力御设的、群众组织的民主监督,这种专政,容易因失去群众支持而枯萎,或者走向反面。文革后期出现的复辟端倪和轻易被政变,就是失去群众支持的结果。近三十多年来的教训尤为惨痛,政府部门和地方当局的干部胡作非为,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已经被查的贪官污吏数量,几十倍于文革定性的走资派,难道不是失去群众监督造成的后果吗?
文革第二个失错是关于继承,时间关系,简单说几句。
接班人关系到革命事业能不能传承的问题。1964年人民日报编辑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一文,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五条标准。确实很好,可惜没有落实。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接班人”并不比赫鲁晓夫好多少,手段却更加毒辣。回望各级革委会的青年代表,面临反革命政变,几乎没有一个进了三结合权力机构的造反派头头,能够像男儿一样挺身而出的。近四十年的资本主义复辟过程中,也没有看到一个曾经被重用的造反派头头,能够有效担负起反复辟的领导责任,这才是令人沮丧的失败。需要认真寻找原因。
看到乌有之乡、红歌会等红色网站的千万网友们和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的同志们,奋起捍卫文革、捍卫社会主义、捍卫毛泽东共产党,不禁心潮澎湃。看到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老一代造反派同志们,风尘仆仆来到香港,参加“纪念文革、回归首次”的座谈会,老战友见面,格外高兴。特别是看到许许多多青年同志,能够站在斗争的前列,使人感到无比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