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经陶醉于石家庄市的城市发展,有速度,够规模,表面上看城区面积在疯狂拓展,高架路再延伸,绿化在不断完善,城市水系也逐步形成,虽然与国内发达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站在燕赵大地还是有些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是在看了“数字世界一鶴廳”的几篇博文之后,大数据的力量再一次显现,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而且不仅仅是吓一跳的事,简直就是惊愕!就是悲愤!就想呐喊!于是再也坐不住了,也就有了这一篇夹枪带棒的文章,对事不对人,喜欢对号入座的领导也请平心静气的看完文章,然后再给予公正的评判。
在博客式微的今天,能够看到这样的绝对干货,说明博客世界依旧是藏龙卧虎,很少加谁好友的笔者还是果断的加了“数字世界一鶴廳”的好友,并及时加了关注,四篇博文的名字分别是:《15年来31省市GDP增长倍数排名》、《15年来36个省会以上城市GDP增长倍数排名》、《2012-2003年省会以上城市市辖区GDP十年增长倍数排名》,《15年来中国百强城市GDP增长倍数排名》,作者或许是业内人士,或许是转发而来,这样有针对性的数字还是令人深感震撼。
先来看第一篇《15年来31省市GDP增长倍数排名》,15年增长最快的是:内蒙、陕西、宁夏、贵州,均为西部省份。而十五年来增长最慢的则是辽宁、河北、上海、黑龙江。西部基础差,持续发力就是大超越大突破。与之相比,这几年燕赵大地的经济发展已经是严重滞后,与环渤海、环京津,与中国京畿大省应有的政治经济地位格格不入,相反的却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经济毫无建树,整体环境一塌糊涂,两相对照,也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再来看看第二篇,《15年来36个省会以上城市GDP增长倍数排名》,看清了,这里开始有石家庄,好歹也是大省之省会,却是在最后一行看到了石家庄的名字,顿时有崩溃的感觉:合肥、呼和浩特和南宁,因辖区增加市县而倍数较高,增长最快是银川、长沙、贵阳等,最慢为石家庄、上海、哈尔滨、福州等。默默无闻的合肥增长倍数是15.59,呼和浩特的增长倍数是14.65,偏居一隅的银川增长倍数是14.1,异军突起的长沙增长倍数是11.69,最后一位石家庄的增长倍数仅为5.01,36个省会以上城市我们的增长倍数竟然是最后一名,历任书记、市长看到这样的排名究竟有何感想呢?
第三篇博文《2012-2003年省会以上城市市辖区GDP十年增长倍数排名》,增长最快的为重庆、长沙、合肥、银川,当然重庆、合肥增加了区,数字增幅会很高。发展最慢为石家庄,其次为长春、上海、福州、济南。重庆增长倍数高达7.55,长沙高达7.31,都是再造一座新城市的速度,而石家庄增长倍数仅为2.66,继续垫底,与石家庄曾经的排名相比,堪称严重倒退,而且是退无可退。
还有第四篇,《15年来中国百强城市GDP增长倍数排名》,36个省会以上城市中:合肥、呼和浩特、南宁,因加入市县而倍数高, 增长速度最快是银川、 长沙、贵阳等,最慢为石家庄、上海、哈尔滨等,68个地级大城市中:发展最快为鄂尔多斯、榆林,最慢的为大庆、江门、鞍山、保定。银川由105亿增长到1480亿,增长14倍还多,长沙由728亿增长到8510亿,增长11.69倍,15年来石家庄由1085亿增长到5440亿,增长5.01倍,长沙在以裂变式发展赶超,石家庄却放慢了速度,在百强城市GDP增长倍数排名中的仅为95名,增速放慢就意味着有许多的潜在黑马要超越我们。
还是让一组数字说话吧!2015年与石家庄人口相似的城市,也就是超过1000万人,深圳GDP数字17500亿,苏州GDP数字14400亿,武汉GDP数字11000亿,哈尔滨GDP数字5750亿,临沂GDP数字3820亿,保定GDP数字2988亿,而许多人口在七八百万的城市GDP却远高于石家庄,例如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和大连,石家庄2015年的GDP为5620亿,排名仅为30位,而这一切都是在石家庄庞大的人口基数基础上的缓慢增长,要知道全国超过千万人口的城市本来就没有几个,河北省的保定和石家庄都是人口大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却是在继续大幅度后滑,若是以人均GDP来衡量就更是不值得一提了。石家庄城市经济已经彻底迷失了方向。
许多年前还在强调石家庄的交通优势,列车经过石家庄都要对这座城市进行一些推广宣传,除了历史文化厚重,地理位置优越,农副产品丰饶,物流交通发达,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15位的辉煌历史被频频提起,就是这个排名第15位,让也算经多见广的笔者颇为自豪,而且心存是不是通过努力可以再上一层楼的奢望,事实上通过几组数字,石家庄已经退出了第二方阵,除了总量,在增速、质量、潜力等方面都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依靠大量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行业支撑经济总量,望尘莫及实在是说不出口的恰当之词。
我们满腔热情的期待着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也声嘶力竭的喊了许多年,可是我们却成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的范例,2015年北京GDP为23000亿(人口2168万),2015年天津GDP为17200亿(人口1516万),而2015年河北省的GDP为29806亿(人口7424万),石家庄GDP5620亿(人口1049万),人均一算我们都好意思说出来,如此一组颇为尴尬的数字,如何成为京津冀的第三极,北京和天津怎么会低下骄傲的头颅,共商互利合作,我们举全省之力尚显吃力,以石家庄城市的孱弱,以及未来经济的不明朗,产业结构的混乱,京津冀一体化永远是我们睡不醒的一场痴人说梦。
最近二十年,石家庄的纺织工业死掉了,石家庄的电子工业死掉了,石家庄的机械工业也在苟延残喘,石家庄的黑白家电几乎等于彻底退出,石家庄的食品工业更是完全的让出市场,物产丰富的冀中平原和太行山区竟然不能孵化出几个像样的食品行业品牌,以至于在首都北京的各大超市难以寻觅到石家庄的特色产品。新的工业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体现科技水平蕴含知识经济的产业还是凤毛麟角,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和企业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可是最能污染石家庄空气、土壤、地下水的行业却是超级泛滥起来,化工、医药、冶金、焦化、建材、皮革等蜂拥而上,支撑起石家庄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背靠13所和54所两棵大树却没有培育出中国高科技的巅峰企业。凭借资源、低薪、环境培育起来的医药工业也仅仅是原料供应商的角色,中国药都在国内的影响力还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二十年来在石家庄主政的领导犹如走马灯,都是匆匆过客,谁真正脚踏实地的为这座城市殚心竭虑的考虑过,谁沉下心来为这座城市的谋划过未来,四最大都市、三年大变样、国际大都市、建设首善之区、中国药都,一个个貌似豪迈的口号之后都是谁也不负责任的不了了之。领导随心所欲的拍脑门之后,就是在不断地制造城市笑话,毒饺子、三鹿事件、幸福之都、森林城市、铁道入地、正定新区、拆墙透绿、穿衣戴帽、河心岛别墅、近现代文物被毁、京津冀第三极。石家庄发展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建成一条高标准的商业步行街和大型会展中心,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大型过街天桥,而曾经载誉全国的南三条和新华两大市场也在迅速的萎缩,更没有凭借曾经强大的物流和市场辐射,形成自己的原料、生产、流通和品牌产业链条,产业聚集也没有形成,石家庄继糖酒会之后,商业流通中心城市地位急剧下降。
与自己相比进步不少,但是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石家庄的市政建设、绿化美化、文化品牌等方面的差距很显然是在继续拉大。石家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乏善可陈,高等教育至今没有一所985或211大学,这对于过千万人口的大市来说总是一种遗憾。石家庄的出租车行业曾经是石家庄的一张城市名片,可是如今却是彻底的堕落了,管理混乱,强行拼车,宰客拒载,管理机构甚至成为全国车辆管理的典型,当然是负面的,石家庄这座城市在耻辱和责难中艰苦前行,是千万百姓不够勤劳吗?是这片故土不够丰厚吗?是全市民众不够善良吗?都不是,城市宏观决策者和微观管理者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前些年房地产行业的野蛮生长,有关部门没有起到监管、调控的作用,还有三年大变样的偏执,城中村改造几乎停滞不前,城市重新陷入城不城,乡不乡的混乱,到处是停建的工地,荒草萋萋,钢筋锈蚀,地产泡沫早已呈现,决策者却没有提出警示,今天的一地鸡毛究竟需要谁来承担责任?二十年高速发展,二十年问题多多,二十年治理整顿,石家庄错失了发展的良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改造,高新产业培育,都落在了许多城市的后面,盲目的扩大重污染行业的产能,使石家庄的产业在畸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交通物流优势在淡化,商业辐射优势在减弱,工业生产优势已不存。
这几年在国内考察发现,无论是内蒙古还是贵州,城乡发展都在发生质的飞跃,河北省,或者说石家庄的县域经济和农村的发展变化远没有偏远地区更大,他们在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文化投入、乡村建设等方面已经远超我们,而我们还有赞皇、灵寿、行唐、平山等国家级贫困县,辛集、无极、元氏、井陉、深泽、赵县、栾城等县市区已经形成的特色污染产业更是积重难返,石家庄在全国的重度污染城市的帽子还要戴多久?就是生活在这样不堪环境里,却数次赢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其讽刺意味简直令人要撞南墙,拿全国最低的工资,呼吸全国最脏的空气,缴纳全国最高的税负,享受全国最多的城市负面新闻,石家庄的历届领导是不是需要给一千万百姓一个说法。
二三十年的基础建设,难以抵御老天爷的一次暴怒,人与自然的割据战总是以百姓的巨大损失告终,河北省在一次次并不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显示的脆弱和窘困,石家庄更是首当其冲,七月份的洪涝灾害,随后长达一个多星期的城市供水问题,还有西部山区被污泥浊水吞噬的几十条鲜活的生命,谁来为石家庄的停滞不前负责?谁来为山区基础建设的盲目冲动负责?谁来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朝令夕改负责?谁来真诚的为某一个错误决策深深地鞠上一躬,说上一句我错了!石家庄在全国的影响力在严重倒退,石家庄在河北省的龙头拉动作用也很不明显,不要把一切都归罪于经济低迷和大环境,其它城市能够弯道超车,我们也应该能知耻而后勇,石家庄追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