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次访谈中,毛远新谈起毛主席批孔的真正原因。而批孔运动的始端,却与一首诗息息相关,那是毛主席1973年写给郭沫若的《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虽死魂犹在,十批不是好文章。
百代都行秦王政,孔学名高实枇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毛远新说,主席这首诗是1973年夏写的,但跟我讲是十大以后。十大是1973年9月开的,我在辽宁工作,十大开过以后,我要回去和主席告别,他给我讲的。
郭老的《十批书》里边有一批是批秦始皇的,骂秦焚书坑儒。他的书是50年代发行的。所以主席把柳宗元的封建论给了我,我详细读了。唐朝的古文又不难读,但到了清朝,章太炎的文章我还真读不懂,许多怪字我都不认识,我问毛主席这是啥字,主席给我讲是什么字,我说怎么明末清初的文章比唐朝的还难读?主席说,唐朝的人还没到那么严重,写的文章,李白的诗还比较接近老百姓。越到后来,特别是南宋以后,朱熹的理学等,到了元明,好象是越用的字谁都没见过,谁的水平越高。
而柳宗元的《封建论》是肯定秦始皇的,主席拿着这本书给我讲。有一段话说:秦二代就亡了,但是公天下者(天下为公的“公”)秦始皇。当然后边也说了,他是以一个人之私来公天下,他自己皇帝还是为私的。主席指的是分封制,柳宗元反对封侯,封侯只能造成国家分
裂,先是纷争,最后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历代都发生过这样的事。秦统一了以后要不要分封,李斯和好多人发生分歧。李斯反对分封,搞郡县制,皇帝任命省长、县长,而不是封一些王到全国各地,他的子孙后代都是统治者,世袭。秦始皇把这个东西破了,主席说秦始皇功劳非常大,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
秦始皇之前很多都是王侯,秦始皇以后都感觉分封王侯不行,就实行郡县制。后来一些朝代又实行分封,如汉朝开始,七王、八王之乱,闹得汉武帝不得安宁,不少王造反。汉朝分封,到唐朝李世民也要封王。历朝都有这事,实际上内部有争论:要不要封王?如什么省要封一个王,那就世袭了,他的子孙,即是个阿斗也得说了算,最后国家分裂,都是这样。《封建论》对秦始皇是肯定的。所以“劝君(郭老)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不是郭老你作的结论,迫害知识分子(秦始皇:统一度量,还要统一思想),秦灭六国都有一大帮儒生。
诗中“祖龙”指的是秦始皇,“祖龙虽死”,就是秦始皇死了。“十批”就是指郭沫若的那本书。当时我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祖龙”什么意思?主席说就是指秦始皇;第二,“历代都行秦王政”,这个“政”,是赢政的“政”,还是政治的“政”(因为秦始皇名赢政)?主席说是政治的政,按秦始皇的治国方略。“孔学名高实枇慷”,就是孔夫子的那一套名气很高,实际上没用。“熟读唐人封建论”,就是熟读柳宗元的《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子厚”,是柳宗元的字,不要从柳子厚退回到文王所在的周朝去了。“文王”,就是周文王。
对于孔夫子的理论,毛远新说,主席认为,孔子当年,他那套东西没有市场,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被赶出来,为什么?战国七雄,唯独秦国是不允许孔夫子的弟子进去的。从商鞅变法以后,其它国家允许孔子的弟子(那时孔子已死)去讲学,可为什么那些相信过孔夫子的国家都灭亡了?唯独秦国,不听孔子那一套的秦始皇能统一,是不是这个道理?
“历代都行秦王政”。从秦始皇死了以后,农民起义,楚汉相争,刘邦把项羽打败了又统一了中国,这以后,汉以后,从三国、魏晋,一直到南北朝元明清,历代皇帝都是骂秦始皇的,但是做起事来都是学秦始皇的,说一套,做一套,想想看道理是不是这样?都骂秦始皇是暴君,但是他们做起来并不比秦始皇手软。秦始皇坑了四百多个,后来的皇帝不是照样骂!文字狱一个比一个历害!都学这个,所以“历代都行秦王政”,实际上“孔学名高实枇糠”。主席说,孔夫子的很多话都是好话,现在看起来也都是好的。但是拿到现实社会里,那种复杂的矛盾他都处理不了,他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又都是废话、屁话!这都是主席的原话。
主席说,历代农民起来造反,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改换皇帝,他们起兵造反的时候都是批孔,为什么呢?因为孔夫子讲的是君君臣臣,臣是不能反君的。你要造反,把皇帝换掉,你就得违背孔夫子儒学理论,你必须得批孔,要不然师出无名,造反无理。特别是农民起义,主席举了个例子:如刘邦,最看不起儒生的人是刘邦,见了儒生就把帽子拿下来洒尿,史书上有记载。可是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这就说明:到了统治地位巩固以后,又要把孔子请回来。为什么呢?要用他那套理论管理国家。

宋太祖赵匡胤他搞陈桥兵变,军事政变,发生在河南,把皇帝推翻,皇袍加身,自己当皇帝,这不符合孔子的理论,他肯定不符合。但他当皇帝以后,又把孔夫子请了回来。造反的时候批孔,治国的时候尊孔,都是这样。成吉思汗他读过论语吗?他的铁蹄杀遍欧亚大陆,见人就杀,简直是要把所有的农业区都变成牧区、草地。可是到了元朝后边的皇帝,到山东去祭孔啊,给孔夫子的地位那么高,戴高帽,封得很高,好象元朝皇帝给孔子封的帽最高。
朱元璋起兵造反,你不批孔,造反有理吗?没理,他很反孔。但朱元璋上台以后,要到曲阜祭孔。清朝也一样,努尔哈赤读过什么书?满清入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符合孔子的理论吗?可是等到清朝皇帝入位以后,还是要把孔夫子请出来。太平天国洪秀全也是从批孔开始,不批孔他敢造反吗?可是等他到了南京做了天王以后又要尊孔。
毛远新说,国共两党的领导人孙中山也好,陈独秀、李大钊也好,“五四”运动就是从批孔开始的,是不是这样?等到蒋介石坐上了宝座以后,又去尊孔、祭孔。蒋介石把孔家的后代请到台湾,现在还在那里。中国历史不就是这样吗!当要起来造反的时候,都要批孔,用我们的话说,你是革命党的时候是批孔的,当成了执政党,巩固地位时又要尊孔。
中国的历史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为什么?这是什么道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席说,到了现在,孔夫子已经不是当年的孔丘本人,历代的统治阶级都给他梳妆打扮,根据统治者的需要,用鲁迅的话说,后边讲的孔孟之道,是御用文人经过梳妆打扮过的孔夫子,他们就是以这套思想来束缚人统治人,是思想专制的工具。回顾中国历史,是不是这样?
毛远新说,你说蒋介石真正相信孔夫子吗?对于共产党员,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孔夫子什么时候教过他这一条?孔夫子是“和为贵”啊!
为什么主席提出要批孔,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员要保持自己的革命性。主席还说,你看看历代,革命的时候都是对从批孔开始,等到他掌权的时候,都要把孔夫子请回来,干什么呢?把他作为对人民统治的思想专制的工具。
对于孔夫子,主席的结论是什么呢?他说: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他们一样,都值得我们尊敬,纪念,值得我们研究,因为他们的思想,实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但是,作为孔子的这套理论,它是唯心的,主张政治倒退的,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至于我们现在说的批孔,是批那个鲁迅说的已被各朝各代统治阶级梳妆打扮以后的孔,而不是当年的孔夫子了。孔子不过是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可是到了南宋以后,让妇女缠小脚,这是对人体的伤害,男尊女卑,不知道比孔子发展了多少倍?!男女不平等,孔子那时还没到这个地步。但是,理论根据是孔夫子。
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是从批孔起家的。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前面他们的路:批了再尊。等到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再把孔子的思想请回来控制老百姓的思想时,就必然落入这种历史的循环,这是不行的!如果共
产党也到了自己没法统治或者遇到难处了,也要把孔子请回来,就说明你也快完了!
毛远新回忆,主席还说,中国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不象西方。主席举例子说,西方耶酥和孔子差不多,他那个时候也是到处受人迫害,还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创立的这一套东西,在当时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到了欧洲的中世纪,教会是统治和奴役人民的一个最坏的工具。主席说,你看资产阶级革命,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首先就是对着教会,批判神,就象我们批孔一样。但是这个教会不是说耶酥本人怎么样,只有打破这个东西,资产阶级革命才能起来。那个时候教会是宗教裁判所,有时比法院还厉害,科学家好多都是被他们迫害死的,像哥白尼,伽利略。你必须自己改变理论,不改变就要处死!这能怪耶酥吗?这不是耶酥的问题。
但是,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宗教,就用孔夫子的这套东西来统治中国的老百姓。在中国,是实用主义。有病了,生不下孩子了,就想起神来了;孩子生下来,病好了,早把神忘了。宗教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对它进行了一次批判,然后进行改造,改造以后它适应资产阶级的社会。所以,现在的宗教,和中世纪的宗教大不一样。
毛远新说,主席想的是,我们既然已经认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就应该以这个思想来教育人民。孔夫子那一套虽然话都很好听,拿出哪一句话你也不能说他错,但他不能解决问题。现在讲和谐,和为贵。引起矛盾,处理不了,和得起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