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世界人均月薪排行榜发布。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月收入做了最新统计,并发布了全球72个国家月薪排行榜,中国大陆只名列57位,平均月薪656美元。香港和澳门分别排在30和52位。而排在第一位的国家是卢森堡,平均月薪4089美元。其中,中国员工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该数字引发热议。
尽管中国人均月薪位列所调查76个国家的第57位,但网民还是纷纷惊呼“拖后腿”了。
2012世界人均月薪排行榜:你的月薪排第几?
世界平均工资1480美元
01.卢森堡 4089美元
02.挪威 3678美元
03.奥地利 3437美元
04.美国 3263美元
05.英国 3065美元
06.比利时 3035美元
07.瑞典 3023美元
08.爱尔兰 2997美元
09.芬兰 2925美元
10.韩国 2903美元
11.法国 2886美元
12.加拿大 2724美元
13.德国 2720美元
14.新加坡 2616美元
15.澳大利亚 2610美元
16.塞浦路斯 2605美元
17.日本 2522美元
18.意大利 2445美元
19.冰岛 2431美元
20.西班牙 2352美元
30.中国香港 1545美元
52.中国澳门 758美元
57.中国内地 656美元
68.吉尔吉斯 336美元
69.印度 295美元
70.菲律宾 279美元
71.巴基斯坦 256美元
72.塔吉克 227美元
中国人均月薪656美元 未达平均值一半
如果世界是一个大工厂,每个人都凭自己的劳动价值领取工资,那么你现在的收入大概能在其中排第几?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首次公布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的全球列入统计的72个国家薪资购买力,根据这份榜单,人均收入购买力最高的国家是卢森堡,唯一超级大国美国退居至第4位,而中国内地排名为第57。
这份榜单的全球人均月工资9327元,中国人均月收入只有4134元,相差一半。
“工资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参照”
对一些人来说,1480美元的月收入不算小数目,但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
事实上,ILO的这组数据并不尽善尽美。首先,它无法统计全球的所有国家的收入状况,像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都不在统计范围内;其次,列入统计的仅是工资收入,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名个体户或自由职业者,则没有被纳入统计范围内。
在发达国家,九成劳动者都是工薪阶层,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率要低得多。
南亚仅有四分之一劳动者是领工资的,其他不少是个体户或农民。
贝尔瑟认为,ILO的工资数据仍有相当大的意义,“毕竟工资是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参照”。
“它会告诉你,世界上其他人月底能拿到多少收入,他们的经济状况跟你比起来怎么样,他们有能力购买什么,可以多久出去旅游一次,可能承受什么价位的住房,这些跟人均GDP比起来,其实是更有含金量的信息。”
贝尔瑟指出,全球工资水平其实仍相当低,“事实上世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是比较低的,尽管一些地方十分繁荣”。
拿你的工资收入和国内外工薪阶层的比一比——
月入3000元,超过内地人均薪资
月入6000元,接近世界人均薪资
按照ILO的算法: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月入2500元,则相当于601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内地人均月薪的92%,全球人均月薪的41%。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月入3000元,则相当于721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内地人均月薪的110%,全球人均月薪的49%。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月入5000元,则相当于1202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内地人均月薪的183%,全球人均月薪的81%。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月入6000元,则相当于1442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内地人均月薪的220%,全球人均月薪的97%。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月入8000元,则相当于1923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内地人均月薪的293%,全球人均月薪的130%。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月入10000元,则相当于2404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内地人均月薪的366%,全球人均月薪的162%。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月入15000元,则相当于3606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内地人均月薪的550%,全球人均月薪的244%。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月入20000元,则相当于4808美元购买力,相当于中国内地人均月薪的733%,全球人均月薪的325%。
经济学家:比的不是净收入,是全球购买力
ILO经济学家表示,世界月薪排行榜比的不是净收入,是全球购买力,这也是ILO首次公布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的全球列入统计的72个国家薪资购买力。实际上,ILO统计数据中所使用的美元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美元”,而是被称为“购买力平价法货币”,但它们在价值(购买力)上是相当的,也就是说,各国的人均收入被转化为以美元购买力为基准价值的数值。这里所说的人均月收入,其实是这一收入在美国的购买力。
对于以“购买力平价法货币”来计算人均收入而非以实际汇率换算,ILO经济学家帕特里克·贝尔瑟作出解释,“假设一个人在中国的月收入是1500元人民币,如果拿到银行去,只能兑换到200美元。但在中国人们可以用1500元买到的商品,其价值在美国折算成美元的话,则相当于400美元。”这就是ILO此次首次公布的数据的真正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榜单只统计了各国的工薪阶层收入,农民、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的收入均不列入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