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数字世界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76

关于毛泽东的各种神秘传说 附传:流落民间的两个女儿找到

$
0
0

  

     关于毛泽东的各种神秘传说

2009年6月22日 - 理睬 - .

 

 

         对这些传说、现象感兴趣,主要是觉得这里面渗透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和民族文化心理倾向,说一说也是想借以表达对亦人亦神的开国领袖的崇拜之情。

   一、关于毛泽东祖坟的传说。 据传有一“风水师”发现虎歇坪有一“风水宝地”,告知毛祖父兄弟俩――德臣、翼臣。两人议定先世者葬此。1904年,作为弟弟的翼臣(毛祖父)去世,翼臣之子顺生为验证此地,将棺木停放墓旁直至1912年才正式入土安葬。传说安葬之时,墓地周围尽是虎歇坪上的石虎岩,只有放棺木处土质松动,挖下去,刚好仅容一棺,棺木入土时,四周隐约传来阵阵箫声。其时毛泽东响应孙中山推翻满清王朝的号召,去体验军队生活,学习军事技术,就投了湖南新军。于是人们纷纷传言,毛是真命天子降世。 
 
1932年6月29日,国民党派出挖坟队前往韶山冲,趁天黑上山要挖断毛家的“龙脉”。当挖坟队走进虎歇坪时,忽听四周响起阵阵声响,令挖坟队的匪兵心惊胆战,以为毛家祖先显灵,神兵天将暗中保护。慌乱中,随意挖了几座坟,将尸骨盗走,而毛泽东祖父墓未能挖到。当蒋与毛在交锋中一再败北时,蒋决定再次下手。但韶山人民已吸取上次教训,连夜将毛泽东祖墓用土填平,将墓碑埋进地里,还在墓旁修了几座假坟。因此当国民党再次来挖坟时,因根本无法找到方位而未得逞

  二、关于毛泽东铜像的传说。据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国家从某省铸造了毛泽东全身铜像。湖南去了十几辆汽车往韶山运送。车队途径江西瑞金时,天色已晚,风雨大作,十几辆车突然同时熄火,无论如何都不能重新启动。直忙活到半夜,还是没有结果。这时其中有位负责人突然恍然大悟,对车队的人说,这里是毛主席创立新中国的红色首都,他老人家到了家了,能不怀旧吗!于是,当机立断,原地休息。等到第二天,风静雨停,旭日东升,所有车辆没有经过任何修理,全部顺利启动,并一路顺利到达韶山

  三、关于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的传说。据说,1993年12月26日9时,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在韶山举行,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出席了典礼,并亲自为铜像揭幕。CCTV进行了现场直播,赵忠祥任主播。这天天公不作美,虽然已经是寒冬腊月,可从早上起来就大雨倾盆,下个不停,根据经验这雨恐怕一天都停不了。可是过了八点半钟,大雨却嘎然而止,到了9点钟开幕时,乌云散尽,一轮如盘红日悬挂在韶山东方,而且还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月同辉天文奇观。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如期顺利进行,未受任何影响。在场的人们,无不欢呼雀跃,叹为观止

       四、关于井冈山大井“神树”的传说。井冈山大井毛泽东旧居屋后有两棵大树,一棵是海罗杉,一棵是凿树。当地人称它俩为“神树”,而国家似乎也不反对这种说法,61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两棵树和毛泽东旧居一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这两棵树本来也没什么,仅仅是毛泽东在大井住地的背后。29年红军撤退,大井遭殃,毛泽东居住的房子烧得仅剩下一堵残墙,屋后那两棵树也烧得惨不忍睹,枯萎死了。之后,才有神奇之事发生。
 
那是49年,“沉睡”二十年的两棵树突然复苏了,抽枝发芽,枝繁叶茂,当地人说:“这两棵树是灵物,它预报春的消息:井冈山人民解放了!”
 
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故地重游。说来也怪,这两棵树仿佛事先得到通知,破天荒地开出满树纷纷扬扬、如雪似银的小白花,开得异常热闹,仿佛也在激动地表达热切的心情,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共和国的缔造者!
 
76年,毛泽东逝世,两棵树莫名其妙地枯萎了。这回,井冈山领导请来专家诊治,到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这两棵树又完全复活了

        五、关于冬日杜鹃红之迷。毛主席铜像落成后,1993年的冬天,韶山出现了罕见的奇遇自然景象。本应在阳春三月开放的杜鹃花却提前了整整三个月开放。铜像的到来,为韶山带来了春天,杜鹃花也为毛泽东重返故里而动情,红红地、火一样的绽放在韶山方圆5公里内的群山之上。反常的自然景观不仅让韶山人增添几分高兴,几分惊叹,还引起了湖南省委、省府高层领导的关注,一连间出了让世人至今难解的几个谜。于是,他们搬来省城的高级地质学家,气象专家到韶山探幽访古,动用现代化仪器踏山斟测,但终归徒劳而返,难解其意。因此韶山冬日杜鹃红也就永远成了神奇传说和难解之谜。

         六、关于 8341之谜。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一天毛主席来到陕西佳县白云山白云观抽签算卦,当将抽出的签交给银须老道士时,老道士一看此签大惊失色,不敢解签,推脱说过两天来告诉你。几天后,毛主席派人去白云观再问情况,谁知那位银须老道士却不见了,谁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其他道士将一张纸条交给来人,什么话也没讲。回到驻地后,纸条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四个数字“8341”,毛主席不解其意。此后就把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定为“8341部队”。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有人才突然醒悟,“8341”四位数字代表着毛主席活83岁(1893年-1976年正好83年),当领袖41年(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至1976年正好41年)。

       七、关于 9月9日之迷 。“九月九日”,对于毛泽东个人来说,是兴于斯,亡于斯;对于毛泽东最重大的奋斗经历来说,是始于斯,终于斯。神奇一也

        1927年9月9日,他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71年9月9日这一天,是他一路南巡多日以来很关键的一天。他沿途批评林彪集团多次谈话。他得到消息说,有人在杭州装备飞机,有人指责毛泽东的专列停在杭州笕桥机场的专运营线上“碍事”。为了防止不测发生,在9月9日这天,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把自己的专列立即转移到离杭州远一点的绍兴附近。9月10日,毛泽东即离开杭州,然后经上海一路返回北京。正是9月9日的决策,使林立果等人的谋害方案都没有得逞。接下来便有了林彪出逃的“913”事件。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与世长辞 。

        八、关于乾隆皇帝的预兆之迷。清朝,乾隆皇帝某一次下江南的时候,就来到了湖南韶山这个地方,他觉得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就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话:500年内这个地方必然会出现一位杰出的大人物。身边的很多人就问这个人姓什么,干什么的,但是乾隆皇帝却只是笑笑并不回答,而是把手掌正过来后又翻了过去——把手字反过来看正好是毛字。500年内,韶山冲果然走出了一位伟人,他就是毛泽东。 
        
九、还有更神的传说,听矣,信不信由你:

        1、 南人北相。一般来讲,那个年代的南方人身材都不很高大,很少有超过一米七的,但毛主席身高1.83米,这在当时非常少见,预示其要超越常人,出人头地。 
        2
、男身女相。他是不长胡须的,这我以前还真没有注意,这次仔细看了他的一些照片,还真是没有看到胡子。 
        
3、中年得痣(志)。他年轻时是没有嘴巴下面那颗痣的,那颗痣是在他中年——就是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国红军的主要领导者后才有的

        4、将韶山行政区划图倒转过来,竟与中国地图惊人的相似!而且韶山地图倒转后,毛主席故居所处位置与中国地图中首都北京所处位置又惊人的相似

        5、南亚海啸。2004年南亚海啸,似乎跟中国没什么关系,可它发生的时间,却是12月26日,也就是毛泽东111岁“生日”,十万人,被人们说成是毛招兵买马要造阎王的反。这种事是无法证实的,但有件事被日后所证实,那就是南亚一国长期打游击的“毛主义”游击队,这两年变成正规军,成了政府中的一支政治力量。


    看看我们的毛主席曾经说过的这些话吧! 这才叫真伟大呢! ­ 

    最自负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

    最伤感的一句诗: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

 最悲壮的一句诗: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有文字以来,绝品!) ­

 最高傲的一句诗:冷眼向洋看世界! ­

 最写意的一句诗:江山如此多娇! ­

 最酷的一句诗: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最蔑视对手的一句诗: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

 最有凝聚力的一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最具警告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最清醒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

 最针锋相对的一句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最好斗的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最感恩的一句话:人民万岁! ­

  最具说服力的自我辩护:赫鲁晓夫从不搞个人崇拜,他的倒台是没有人崇拜他! ­

  最有讽刺意味的一句话:解放军来了,司徒雷登走了。 ­

  最给人希望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

  最有底气的一句话: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

  最具奥运精神的一句口号: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

  最对计划生育有帮助的一句话:人类应当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 ­

  最象长辈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最大的发誓: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

  最具管理意义的一句话: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是普京的亲信看到远东地区管理无序状态,冥思苦想,在《毛选》中找出的答案!) ­

  对自己的党最中肯的告戒: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

 对革命最直接的阐述: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最有煽动性的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对战争最准确的定义:政治是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

    动荡年代最强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对争取和平的最火爆语言: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

    给对手的最准确的定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最认真的一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

    最英雄主义的一句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

    最有发言权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最讲“条件”的一句话: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 ­

    最大的实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

    最激励人克服困难的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

    最洗练的广告语:打土豪、分田地!(“打”是手段、“土豪”是对象、“分”是方式、“田地”  是成果。) ­

    最有“文化”的一句话: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

    最谦虚的一句话: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

    最有主人翁意识的一句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最昂然的一句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最美的景物描写: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最狂放的景况描写: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

    最畅快的一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最具广告效应的一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 ­

    最有“把握”的一句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最潇洒的一句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

    最有预见性的一句诗: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 ­

    对人民最高赞美的一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

    最入镜的一句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

    最有时间观念的一句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最“抠门”的一句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主席流落民间的两个女儿终于找到了  

2010-11-15 21:49:21|  分类: 关于毛泽东的文章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转载自cwlgt1《 毛主席流落民间的两个女儿终于找到了 》



毛主席流落民间的两个女儿

终于找到了

 1928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在井冈山结为夫妇。翌年3月,长女毛金花出生于和江西接壤不远的福建省龙岩县古田镇。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川滇黔三省交界处,贺子珍又产下一个女孩(小名毛妹)。由于特殊年代和特殊环境,两个孩子不得不留给当地农民老乡照料。毛泽东对贺子珍说:“我们干革命是为了造福下一代,而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下一代。我们现在只能这样。”几十年岁月已经流逝,她们是否还健在?她们的命运如何?现在生活得怎样?是新闻媒体与大众不时谈起的一个话题。

 

揭幕内参:http://bbs123.blog.china.com/

         今年3月,四川《西南商报》记者、“南光长征图书展”发起人李崎,从成都出发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经过的川滇黔地区,进行“一个人的长征”,独自穿行在叙永、古蔺、镇雄、威信、毕节、赫章六县市,走访不少知名知情人士,决心“千里找毛妹”,为毛泽东和贺子珍留下的“长征女婴”寻一个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9日,在云南省威信县委宣传部的大力协助下,李崎来到该县水田乡花房子(博古交权给洛甫的地方),终于寻访到当年寄养毛妹的见证人、现年89岁的郑明全和87岁的林成美夫妇以及相关人员,大体理清了毛妹(现名熊化芝)的来龙去脉与具体经过。

揭幕内参:http://bbs123.blog.china.com/

        红军长征时贺子珍已怀孕五个月。1935年2月上旬,随红军卫生部休养连从四川叙永县石厢子进入云南威信(扎西)境内的贺子珍,肚子开始隐隐作痛,不久在路边产下一名女孩,人称“长征女婴”(跟随红军长征的35位女兵惟有贺子珍生过小孩)。孩子下地几个小时,就被红军女战士钱希钧用四块同志们捐送的新毛巾包裹,外加一件军大衣连同贺子珍身上掏出仅有的四块银元送给一户苗族老乡,随同休养连行军的中华苏维埃副主席董必武写了一张纸条,大意是“拜托你们抚养,希望她长大成人”。

         郑明全老人回忆,红军路经水田寨时正值农历春节,一天苗族邻居熊智奎来找郑明全,说有人送给他一个女婴,他本人已有两个孩子负担够重,该不该收养。郑明全说救人一命功德无量,家里穷他可以想法提供一部分粮食,这样熊智奎同老伴便将其收养,大家都叫她“毛妹”。五岁前家里人不准毛妹随便出门,天天在家看屋,偶尔到郑家接点木炭火。比毛妹稍大一点的两个哥哥有时欺负她,说她是拣来喂的。她去姨妈家拿盐巴,姨妈悄悄告诉她,也说是熊家拣来喂的。后来毛妹正式取名熊化芝,养母改嫁把她带到四川叙永。1947年,12岁的毛妹被送回威信双河天池村杨家做童养媳,后来就嫁给杨洪明为妻。杨洪明解放后参加剿匪,当过联防队长,以后一直供职于威信县食品公司。毛妹为他生养了三个女儿:杨庭艳、杨庭花、杨庭玉,大女儿现在威信县第一幼儿园任教师,毛妹仍居双河,同两个小女儿生活在一起,安度晚年。

         毛妹虽然不识字,但口才好,年轻时聪明伶俐十分活跃,无论织布种地、开荒造林、兴修水利都很积极,常被派到外地参观学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被选为云南省人大代表。毛妹是在水田乡花房子(毛泽东1935年2月5日在花房子政治局常委会上分工参与军事指挥,从而进入最高领导层,成为头号人物)长大的。她身材高大健壮,高有1米68,五官气质都不像本地苗族妇女。五十年代初北京派人来水田找过毛妹,那时她和家里人已经搬走了。

        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那天,贺龙元帅的警卫员张秀清专程赶到威信看望毛妹,仔细比较对照毛泽东、贺子珍与毛妹的照片及相关年代和资料后,亲自将毛妹带到扎西会议陈列馆,在毛泽东巨幅画像前与其合影留念。时任中共威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宗德云找毛妹及其亲属座谈,准备把毛妹的血样和头发送北京进行DNA鉴定,但被毛妹婉言谢绝,她说:“只要毛主席心里有我这个女儿就行了,他老人家生前不是说过让我留在民间做个老百姓吗,我现在已68岁,是也老了,不是也老了”。

        2005年1月,湖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英国人李爱德和马普安共同撰写的专著《两个人的长征》,公开将毛妹(熊化芝)及其三个女儿的照片曝光刊出,并在书中写道:“如果熊化芝(毛妹)真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留下的女儿,她的经历就该是当年甚至任何一年中最引人注目的故事之一。家族的传奇和秘密以及命运的反复无常一向让我着迷。我可以想象1935年时的情景:肝肠寸断的贺子珍把自已的新生儿交给别人,并就此永别……我站在曾经发生这一切的村子里,与我一起喝茶、吃黏米饼的可能就是当年那个孩子,她已经苍老,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关于命运的种种可能与猜测让我迷惑而感动。”时间没错,地点没错,收养的关系也没错。他们相信,熊化芝(毛妹)正是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毛、贺留下的女儿。该书第七章《毛泽东留下的女儿》已成为一大亮点和热点,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与兴趣。

        无独有偶。十年前——也就是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前夕,另一位名叫高树立的新闻记者,竟然在福建省龙岩市采访到毛泽东同贺子珍留在那里的长女毛金花(后改名杨月花)。五岁前的毛金花比毛妹更为艰辛,先后被转送三家,直至杨姓家庭才算定居下来,杨家供她上了三年学,并易名杨月花。18岁时与龙岩粮食局干部郑焕章结婚,组成家庭。1973年经组织调查确定身份后,由老红军罗万昌带她去福州拜见舅舅贺学敏(原任福建省副省长),贺学敏流着眼泪说:“见到你我挺高兴,你妈妈贺子珍身体不好,不能让她再受刺激加重病情,以后会安排你们见面的。”在贺家客厅,舅父女一直倾诉唠叨到深夜两点多钟。肖克将军和原福建省委副书记伍洪祥等领导闻讯后劝她把姓氏改回来,但杨月花坚持说:“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改它做什么?”遗憾的是:1974年5月她同养母邱兰仔到了首都北京,却因江青从中阻拦,未能与生父毛泽东相见;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杨月花又因故没有和妈妈见上最后一面,拿着刊有母亲逝世消息的那张报纸,她整整痛哭了一晚。

        杨月花(毛金花)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过基层团支部书记、妇女主任、居委会主任等,后到电影公司工作,多次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同母亲贺子珍一样,她共育有三男三女,分别在街道、烟厂、印刷厂等部门服务,均属一般工薪阶层。1984年退休后与离休老伴住在龙岩市图书馆附近的一幢楼房里。杨月花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她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市粮食局和市文化局领导都来慰问我们,平常也很关心。”在她精心收藏的一本影集里有二张特别珍贵的照片,一张是舅舅贺学敏赠送、毛泽东亲笔题写  “秋收暴动十周年纪念一九三七”字样的集体照,左右两边分别站着头戴八角帽的毛泽东和身着戎装的贺子珍,另外一张是1993年中央电视台《毛泽东》专题片摄制组特意与她的合影照,不时被她翻出来看看,寄托自己的情怀和思念。

        毛金花(杨月花)、毛妹(熊化芝)姊妹俩,尽管毛泽东与贺子珍生前都没有见到她们,但她们如同两棵山野小草,早已在民间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成为共和国公民中的一员,并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和普通老百姓那样劳动着,工作着,生活着,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天有灵,是可以欣慰和暝目的了。

 



 

阅读(247)| 评论(0) | 编辑 |删除 |推送 |置顶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