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9 08:31:54| 分类: GDP中国排名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编者按:2012年全国各省市GDP排名(最后更新日期:2013年3月29日, 更新说明:增加了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
一、2012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一、各省GDP排名 1、广东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70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8.2%2、江苏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405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3、山东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00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9.8% 4、浙江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34606.3亿元,比上年增长8% 台湾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40350亿台币,比上年增长1.25%,折合人民币29951亿元 5、河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98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6、河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6575.01亿元,比上年增长9.6% 7、辽宁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4801.3亿元,比上年增长9.5% 8、四川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38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9、湖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22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10、湖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21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11、上海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1.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 12、福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970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13、北京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780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7% 14、安徽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72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香港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0401亿港元,比上年增长1.4%,折合人民币16598亿元 15、内蒙古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598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16、陕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17、黑龙江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369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 18、广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303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19、江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294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 20、天津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288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21、山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21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22、吉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19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3、重庆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1459亿,比上年增长13.6% 24、云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0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25、新疆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746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6、贵州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68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 27、甘肃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6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 28、海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855.26亿元,比上年增长9.1% 澳门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3482亿澳元,比上年增长9.9%,折合人民币2753亿元 29、宁夏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3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30、青海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88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31、西藏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69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 |
说明:1、以下数据由宜居城市研究室统计整理,数据来源于各市政府2012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部分数据为政府预估值;2、2012年澳门和香港数据已出,台湾经济总量已公布,具体到各市县数据还未出,所列数据为2011年。(最后更新日期:2013年3月24日) 排名 城市
2012年GDP
较2011年增长率 (省、直辖市、特区)相关新闻:2012年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
11、无锡市
7568.15亿元
增长10.0% (江苏2)
21、烟台市
5280.00亿元
增长10.2% (山东2)
31、合肥市
4188.60亿元
增长13.6% (安徽1)
41、济宁市
3189.37亿元
增长11.0% (山东6)
51、嘉兴市
2884.94亿元
增长8.7% (浙江6)
61、泰安市
2547.00亿元
增长10.7%(山东9)
71、德州市
2230.56亿元
增长12.1%(山东11)
81、江门市
1910.08亿元
增长8.1% (广东8)
91、贵阳市
1700.30亿元
增长17.0%(贵州1)
101、赤峰市
1569.35亿元
增长13.6%(内蒙古5)
以下为所有超过1000亿的地市,部分数据等待进一步核实,不列出增长率 131、锦州市
1270.00亿元 141、开封市
1212.10亿元 151、秦皇岛
1138.40亿元 161、绥化市
1058.00亿元 171、铁岭市
1015.00亿元 |
名次 |
城市 |
2012年GDP(亿元) |
增长率(%) |
省、区、直辖市 |
1 |
上海 |
20101.33 |
7.5 |
沪 |
2 |
北京 |
17801.00 |
7.7 |
京 |
3 |
广州 |
13501.21 |
10.5 |
广东1 |
4 |
深圳 |
12950.08 |
10.0 |
广东2 |
5 |
天津 |
12885.18 |
13.8 |
津 |
6 |
苏州 |
12011.65 |
10.1 |
江苏1 |
7 |
重庆 |
11459.00 |
13.6 |
渝 |
8 |
成都 |
8138.94 |
13.0 |
四川1 |
9 |
武汉 |
8003.82 |
11.9 |
湖北1 |
10 |
杭州 |
7803.98 |
9.0 |
浙江1 |
11 |
无锡 |
7568.15 |
10.1 |
江苏2 |
12 |
青岛 |
7302.11 |
10.6 |
山东1 |
13 |
南京 |
7201.57 |
11.7 |
江苏3 |
14 |
大连 |
7000 |
14.2 |
辽宁1 |
15 |
佛山 |
6709.02 |
8.2 |
广东3 |
16 |
沈阳 |
6700 |
11.0 |
辽宁2 |
17 |
宁波 |
6524.70 |
7.8 |
浙江2 |
18 |
长沙 |
6399.91 |
13.0 |
湖南1 |
19 |
唐山 |
5750 |
10.0 |
河北1 |
20 |
郑州 |
5650 |
12.0 |
河南1 |
21 |
烟台 |
5280 |
10.2 |
山东2 |
22 |
东莞 |
5010.14 |
6.1 |
广东4 |
23 |
济南 |
4812.68 |
9.5 |
山东3 |
24 |
泉州 |
4710.00 |
12.1 |
福建1 |
25 |
哈尔滨 |
4587.10 |
8.1 |
黑龙江1 |
26 |
南通 |
4558.67 |
11.8 |
江苏4 |
27 |
长春 |
4506.60 |
12.0 |
吉林1 |
28 |
石家庄 |
4500.20 |
10.4 |
河北2 |
29 |
西安 |
4369.37 |
11.8 |
陕西1 |
30 |
福州 |
4218.29 |
12.1 |
福建2 |
31 |
合肥 |
4164.30 |
13.5 |
安徽1 |
32 |
潍坊 |
4016.58 |
10.6 |
山东4 |
33 |
徐州 |
4016 |
13 |
江苏5 |
34 |
大庆 |
4000 |
10 |
黑龙江2 |
35 |
常州 |
3969.80 |
11.5 |
江苏6 |
36 |
鄂尔多斯 |
3787.30 |
18.5 |
内蒙古1 |
37 |
温州 |
3650.06 |
6.7 |
浙江3 |
38 |
绍兴 |
3620.10 |
9.7 |
浙江4 |
39 |
淄博 |
3557.20 |
10.5 |
山东5 |
40 |
包头 |
3409.50 |
12.6 |
内蒙古2 |
41 |
济宁 |
3189.37 |
11.0 |
山东6 |
42 |
盐城 |
3120.00 |
12.7 |
江苏7 |
43 |
邯郸 |
3023.70 |
10.5 |
河北3 |
44 |
临沂 |
3012.80 |
11.8 |
山东7 |
45 |
昆明 |
3011.14 |
14.1 |
云南1 |
46 |
洛阳 |
3001.10 |
10.0 |
河南2 |
47 |
南昌 |
3000.52 |
12.5 |
江西1 |
48 |
东营 |
3000.66 |
12.1 |
山东8 |
49 |
扬州 |
2933.20 |
11.7 |
江苏8 |
50 |
台州 |
2927.34 |
7.5 |
浙江5 |
转:明年2013年将要经济大普查,省份及城市GDP排位可能重新洗牌
经济普查(Economic
Census)是国家为掌握国民经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组织对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的所有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可以说,将第三产业普查与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以及建筑业普查合在一起就是经济普查。从2003年开始。因2003年非典肆虐,故在2004年进行第一次经济普查,以后年份逢“3”或“8”字都会进行全国性经济大普查。
第二次经济普查,各省区市GDP发生位移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继2004年经济普查导致地方的经济排名发生重大变化后,2008年的第二次经济普查将再次重排各地的经济名次。
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位居第三的经济大省江苏重回2008年经济增速第二的位置。这与2004年经济普查后,山东成为第二经济大省形成对比。与此同时,江苏的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业利润首次为全国第一(2008年)。
“不是我们追得快,是普查后我们的总量增加了,但是有些省份的总量反而下降了。”一位地方统计局的人士说。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统计局已经掌握了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普查数据,并将每个省的数据反馈给地方,是部分省市已了解到自己2008年的经济排名变化。
陕西省政府在1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省2008年GDP总量上调463亿元。其在全国的排名由19位上升到18位。
一位接近国家统计局的人士指出,本次经济普查后的一个变化是,一些西部省份的GDP总量上升较快,名次也有所前移,由此反映出的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江苏、陕西等省市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此次调整幅度较低
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后,全国31个省(市、区)GDP总量排名,共有5个省(市、区)位次前移,7省(市、区)位次后移。
一位统计部门的人士透露,2008年经济普查后全国各个省GDP名次位移没有上次剧烈,原因是数据上调有限,“西部不少省份名次上升,可能与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有关,比如内蒙古、重庆等就是例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后中国GDP修正值为314045亿元,比原来多出13375亿元。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增加。2008年9.6%的GDP增速由此提高了0.6个百分点。
这与2004年中国普查后GDP总量为增多2.3万亿元,有所不同。因此,地方GDP排名位次变化不太显著。
以陕西为例,陕西2008年普查修订后全省GDP总量为7314.58亿元。比2008年初步核算数增加463.26亿元,总量增加6.8%。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达到16.4%。陕西的位次上升了1位。
而在2004年经济普查后,陕西省GDP位次由22位上升到19位。
北京也类似,2004年北京经济普查后的GDP总量净增41%,在全国的位次,从原来的第15位上升到第10位,排名上升幅度居全国第一。
但是2008年经济普查后,北京在全国名次上升幅度大致在两个位次,“工业增加值普查后的数据比之前要低,但是第三产业是增加的,这导致普查后的经济增长也增加了。”一位统计部门的人士对记者说。
江苏重回第二经济大省
江苏在2003年时是全国第二经济大省,但是其经济总量与当时位列第三的山东差距很小,比如2003年江苏初步统计的GDP总量在12451亿元,仅仅超过山东20亿元左右。2004年经济普查后,江苏的经济总量略低于山东,位居全国第三。
此后山东经济继续加快,山东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超过广东,成为第一工业大省。到了2008年,江苏初步核算的经济总量为30024亿元,低于山东约1000亿元。这一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4759亿元,与山东有近2000亿元的距离。但是在服务业领域,江苏要比山东多1000亿。
但是本轮经济普查改变了江苏和山东2008年的实力对比。
“由于本次经济普查后,江苏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都比普查前增加了,而有些省份减少,所以(2008年)江苏省经济重回全国第二。”一位地方统计局人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排名上升的省份,一般都是普查后第三产业数据上调的省份,比如陕西,本次普查陕西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699.7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9.7%,而第二产业增加值仅比初步核算数增加0.5%。
陕西统计局副局长张晓光1月11日指出,陕西的普查数据变化,说明“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而江苏2008年经济总量能在全国排名第二,工业利润达到全国第一,背后的含义则更是意味深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普查数字,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第一位的是江苏,比重为13.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在全国也是第一。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黄振奇告诉记者,工业增加值包括利润、税收、员工工资和企业折旧,江苏的工业利润在2008年全国第一,可能与科技投入第一有关,“按这样的发展趋势,江苏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有望修正为2008年全国第一。这说明江苏依靠科技和技术创新,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出了新的路子。”他说

